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,名字是一个区分自己与他人的重要符号。正如人有名字,自然万物有自己的称呼一样,商标是用来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,具有显著的特征,是时代经济的产物,并受法律保护。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如今,彼此的距离在缩小,彼此的信息在共享,秘密显得有点自身难保。正如你的名字有可能在偷偷的被别的公司注册商标,前提是你的名字够响亮,能够带来流量,聚拢大批粉丝,从而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,比如网络上较为常见的“搞笑博主”papi酱、“美食生活家”李子柒、“口红一哥”李佳琦、“淘宝一姐”薇娅等,俗称“网红名字”。倘若前期没有清醒的商标意识,恶意的商标交易就随时随地地在悄然发生了。
网红名字藏商机,有巨大的商业价值,许多恶意注册的有心人纷纷瞄准网红名字商标,进行大量抢注,均欲利用“名人效应”谋求短期利益,让许多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网红哑口无言,手足无措。如歌手“邓紫棋”就曾因其艺名商标专用权权属问题与其所在经纪公司不欢而散,甚至引起了舆论之战。网红名字商标化背后隐藏的问题也渐显端倪,相应的“正名”对策显得尤为重要。
如“papi”商标在papi酱“火起来”初期,就已经被各商家在各类商品或服务项上进行了抢注。待papi酱自己想要申请注册商标时,才发现已被人捷足先登,导致自己申请注册的商标被驳回。后期也对驳回商标提起了复审申请,由于《商标法》遵循“申请在先”原则,papi酱未进行名字商标布局而被他人抢注,失去了先机,最终仍未获准注册。
诸如此类事件还有发生,如何保护名字商标权呢?在成名初期,并有意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或发展自己事业的这类人,一定要有强烈的商标意识,市场未动,商标先行,提前布置好名字商标的布局,让有心之人无可乘之机。即使被恶意抢注了也不要慌,把握最佳时期及时维权,《商标法》对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打击力度非常大,在抢注商标的各阶段均为被侵权人提供了救济方式。申请商标成功后,也需要时常检索,以防他人还借机侵犯自己的商标权,要积极使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,把“恶意”的商标交易扼杀在摇篮中。
上一篇: 商标价值究竟怎么算?
下一篇: 同一种发明创造能被申请两项专利吗?